搜尋

冠中智訊

冠中智訊第36期-認識不實廣告 避免遭罰也可以聰明消費【智訊彙編小組】

2022/9/12

前言

    電商蓬勃發展,在平台上成為賣家非常容易,我們每天都是賣家,也同時是消費者,換了立場思維不同,往往就因此而誤觸法網。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廣告不實,不但在當賣家時可以避免被罰,作為消費者也可以避免被廣告用語誤導,倘若您是自媒體、Youtuber,為他人薦證商品時,也需要了解相關規定。

    智訊彙編小組特整理常見被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的廣告不實案例,供讀者留意。

   

公平會開罰案例

一、不實宣稱「唯一」

    即使商品確實有取得相關證明或認證,但倘若刊登廣告期間,尚有其他事業公布取得相同之證明或認證,或經公平會調查發現並非是「第一個」或「唯一」,將被開罰![1]

    因此,「唯一」此種最高級用語連結客觀陳述的行銷廣告語,使用時應注意廣告內容之真實性,以免違法受罰!

 

二、不實宣稱功效

    當今全球物流成熟,許多零售賣家都是向境外製造商進口輸入,或向國外原廠平行輸入,文案參考原廠介紹所在多有,但各國法規畢竟不同,國外可以的用字遣詞在台灣不一定可以。

    公平會常見開罰的不實功效宣稱,例如:瘦腹、燃脂、瘦身、熱脂、融脂、排脂……等等。有賣家就是直接將中國大陸網站刊載之圖檔及敘述文字上傳行銷,但不論事業刊載之廣告源自於何處,事業應檢視廣告內容是否符合我國法令規定,只要賣家無法提供相關醫學學理或臨床試驗依據證明商品具有功效,已屬對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商品品質為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而違反公平交易法[2]

 

三、不實宣稱驗證或認證

    近年來,臺灣積極推動消費者購買節能電器,許多家電也因此標榜獲得節能標章及其相應節能等級。公平會提醒,刊載涉及能源效率的商品廣告時,不但要有所依據,而且務必時常進行動態管理,廣告上應遵照最新的能源效率分級標示,有賣家節能標章證書已逾期未重新取得節能標章,或雖曾獲准登錄為第1級,但後來已變更為其他等級卻未於廣告上維持正確的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因而觸法[3]

    此外,各式廣告宣稱獲得驗證或認證,也應特別留意,倘若只是公正機構「測試」報告,例如:只是商品樣本送檢測後所得之相關數據報告、相關實驗數據之呈現,或只是化學物質含量測試結果,不得據以誇大宣稱為通過驗證或認證!公平會提醒,業者若於廣告主打SGS出具的檢測報告彰顯自身商品優勢,由於SGS為檢測機構,並非核發認證單位,廣告宣稱詞句應更加精確,並宜於廣告中提供完整報告內容以利消費者判斷,避免造成誤認[4]

    最後提醒,當賣家改從其他廠商進貨時,通常檢測合格或認證也會相應產生變動,廣告宣稱就應該要及時更新更正[5]

 

四、不實對比聯結

    比較性廣告要特別留意,倘若宣稱使消費者誤認其他原料/他人的商品會產生有害氣體,而自身使用的原料則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此種對比聯結將影響消費者對他人商品採用不同原料之觀感,倘若在無客觀數據及實驗報告為基礎而作此宣稱,有引起一般大眾對他人商品原料製程產生錯誤認知,也會觸法[6]

 

三、不實宣稱商品貨源

    商品之製造地是影響消費者作成交易決定之重要參考因素,因此,廣告刊載產地,例如「台灣製造」、「產地:台灣」[7]、「台灣公司貨」[8]等標示,必須為真正,特別是貨源是臺灣或自國外平行輸入,影響消費後是否有完整的售後與保固服務,是多數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倘若廣告表示與事實不符,足以引起一般大眾對商品製造地產生錯誤認知或決定。

    倘若賣家銷售商品的製造地已有所變更,應即時檢視修正廣告內容,如果因為之前商品仍有庫存而同時銷售不同產地的商品,也應當充分揭露相關資訊,確保與實際情形相符。

 

四、其他不實宣稱

    其他會影響消費者購買之重要資訊,例如:賣家與其他知名企業間的合作關係影響消費者對該事業商品品質之評價[9]、不實說明致消費者誤認台版與國外版的遊戲機率相同而做成交易決定[10]、充電商品廣告誇大電池容量[11]等等,不實說明,包括所宣稱的與事實相差過大,或屬於消費者重要的交易資訊,不論任何形式,包括紙本、電視、網路等廣告,也包括直接或間接使大眾共見共聞的座談會或說明會等傳播行為,都是公平交易法第21條不實廣告規定的檢驗對象。

 

結語

    提醒賣家取得商標註冊後,想要大展身手,在網路上宣傳行銷並建立自身品牌商譽的同時,也要留意公平交易法不實廣告的相關規定,也就是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

1. 事業[12]不得在商品或廣告[13]上,或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法,對於與商品相關而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事項,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或表徵。

2. 前項所定與商品相關而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事項,包括商品之價格、數量、品質、內容、製造方法、製造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用途、原產地、製造者、製造地、加工者、加工地,及其他具有招徠效果之相關事項

3. 事業對於載有前項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表示之商品,不得販賣、運送、輸出或輸入。

4. 前三項規定,於事業之服務準用之。

5. 廣告代理業在明知或可得而知情形下,仍製作或設計有引人錯誤之廣告,與廣告主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廣告媒體業在明知或可得而知其所傳播或刊載之廣告有引人錯誤之虞,仍予傳播或刊載,亦與廣告主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廣告薦證者明知或可得而知其所從事之薦證有引人錯誤之虞,而仍為薦證者,與廣告主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但廣告薦證者非屬知名公眾人物、專業人士或機構,僅於受廣告主報酬十倍之範圍內,與廣告主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6. 前項所稱廣告薦證者,指廣告主以外,於廣告中反映其對商品或服務之意見、信賴、發現或親身體驗結果之人或機構。」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購物網站、購物平台、自媒體的興起,讓廣告能見度大為提高,許多廣告是由供貨商、網站經營者、廣告薦證者共同合作完成,倘若內容涉有不實者,恐怕均應負廣告不實責任,共同遭處罰之案例不少,當我們不只是買家,也經常是賣家,為他人廣告薦證也普遍時常發生,那麼,留意不實廣告的相關法令規範也是日常。

更多諮詢加入冠中LINE:

 

[1] 「唯一通過台灣NCC認證」不能黑白講 「唯一」應有憑有據!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936&mid=126

齁厲害ㄟSofa!廣告宣稱全臺唯一是真的嗎?https://www.ftc.gov.tw/upload/1110803-1-2.pdf

[2] 穿了能量石美體褲就能「瘦腹又燃脂」?廣告引人錯誤開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7083

[3] 「能效第一」太誇張 公平會提醒注意新舊分級!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921&mid=126;節能標章是有「賞味」期限的!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7074

[4] 認證?測試?要分清認明!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991&mid=126

將公正機構測試報告誇大為通過驗證,公平會開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849&mid=126

[5] 商品廣告宣稱獲NSF認證 若無影,就挨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987&mid=126

[6] 廣告宣稱要小心,引據資料與事實不符,就開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889&mid=126

[7] 臺製、陸製霧煞煞?廣告宣稱不實,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907&mid=126

[8] 真的是台灣公司貨嗎?小心查證別受騙!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7076

[9] 與知名企業簽了合作契約?虛構關係小心受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7069&mid=126

[10] 公平會首度就遊戲業者機率宣稱不實開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7063&mid=126

[11] 充電商品廣告誇大電池容量  公平會開罰!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881&mid=126

[12] 只要經常性提供商品或服務從事交易之人或團體均屬之。

[13] 只要是使公眾得知的方法均屬之,包括通訊軟體群聊、產品說明會/記者會、將資料提供媒體以報導形式刊登、銷售現場口頭推銷散布訊息等等。

TOP